- 安徽天长芦苇叶热销迎端午[06-01]
- 绿水青山的中国丨“两山”理念诞生地的富美之变[05-29]
- 北京推出七处大尺度郁金香花海观赏地[05-06]
- 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即将在京举办[04-29]
- 北京今年将建成100个社区微花园[04-28]
- 西藏:“好生态能换钱,逐渐成了共识”[04-21]
- 秸秆变治沙“神器”,沙海变“蓝海”[04-16]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聚焦竹木加工、木本油料、林下经济三大方向精准发力,推动林业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质效显著提升。
初秋,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115.6万亩山林依然绿意盎然。通过科学经营,这片森林正实现从“扁平绿量”到“立体财富”的蜕变——林下药材茁壮生长,混交林层次分明,集体林经营提质增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目前,广东省森林面积达1.4397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3.39%,跃居全国最“绿”省份之一。依托卫星遥感、AI监测等数字化手段,广东构建起覆盖全省的生态保护智能网络,以科技力量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今年以来,海西州开展“绿盾2025”林草植物检疫执法行动,多措并举筑牢林草有害生物防控防线。高位谋划,印发通知明确方向,各地制定方案推进,举办培训班提升基层人员专业素养。多维联动,产地检疫全面排查,调运检疫构建闭环,木材检疫排查涉木场所,创新联防联控机制,凝聚协同治理合力。立体宣传,结合活动普及知识,提升全民防范意识。下一步,海西州将强化宣传、完善复检、加大执法、深化联防,深入推进行动,守护生态安全。
宁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和林业草原局联合印发实施方案,通过部门联动、数据共享和技术统筹,实现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统一标准和协同推进。两部门共同编制工作方案,同步开展调查举证,解决地理底图不一致等问题,形成共建共享的调查监测成果。明确工作流程,采用集中与日常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变化图斑信息,通过“国土调查云”平台共享数据,支撑自然资源和林草管理工作。
2024年12月1日进入防期以来,大理州针对“火源管控力度不够、人民防线筑得不牢”等问题,采取多项措施推动防灭火工作落地见效。一是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强化“林长制”作用,将防控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二是聚焦源头管控,加大重点时段和关键部位的风险隐患排查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堵住火源。三是广泛开展宣传,通过“七大”宣传工程,强化以案释法,提升全民防火意识。四是强化监测能力,结合“人防”和“技防”,加大野外违规用火监测力度,提前部署应急力量。五是加大督促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推动问题隐患整改。六是提前做好准备,严格执行24小时值带班制度,加强扑火队伍训练和实战演练,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
近日,中国林科院木工所李改云研究员牵头编著的《沉香品质研究》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