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策划 > 人物专题 >

吕兆平: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忠诚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5-06-06 11:01:44  来源:绿色中国

武夷山国家公园,地跨福建、江西两省,作为中国唯一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于一身的国家公园,享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以及“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等诸多美誉。这里拥有世界同纬度带最为完整、典型且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地处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中国东南部唯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始终朝着“文化和自然遗产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目标稳步迈进,持续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在这一进程中,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吕兆平,始终坚守在生态保护的最前沿,以一名林草人的执着坚守与使命担当,悉心守护着东南地区这片珍贵的生态净土。

10.jpg

矢志不渝 严格守护文化与自然遗产

踏入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镇,沿途植被繁茂,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藏酉猴活泼嬉戏。路边,野生银耳如云朵般轻盈,马勃菌恰似圆润的豆沙包,七叶一枝花、野生兰等珍稀植物错落分布,溪流中鱼儿自在游弋,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徐徐展开,令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

“快看,那是环纹华游蛇!”“天上飞过的是林雕!”这些在旁人眼中新奇的景象,在吕兆平看来却再熟悉不过。作为一位拥有30多年巡查经验的资深林业人,武夷山的一草一木、每一条道路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

为了守护好这方绿色瑰宝,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筑牢制度根基。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到《关于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若干财政政策的实施意见》,从《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 - 2030年)》的编制实施到《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的颁布施行,从生态保护红线的精准划定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这不仅明确了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与管理机制,还细化了生态保护、社区发展、科学研究等具体举措,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各项保护制度的坚定执行者之一,吕兆平始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扎根生态保护一线。1988年,刚从学校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那时的保护区基础设施简陋,交通极为不便,许多同事因难以忍受艰苦条件而选择离开,可吕兆平却毅然留了下来。“我学的是林业专业,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我的职责所在。”他回忆往昔时坚定地说道。

在最初的十年里,吕兆平全身心投入森林防火工作。他背着干粮与水壶,徒步踏遍保护区的每一道山沟,精心绘制出详尽的防火地图。炎炎夏日,他顶着烈日巡山;秋冬干燥时节,他组织村民清理林下易燃物;他还在全省自然保护区中率先开展森林防火监控体系与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凭借这股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与同事们共同创造了连续38年无森林火灾的佳绩,多次荣获国家林草局先进个人荣誉。一位老护林员由衷感慨:“吕工就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了山里。”

创新突破 赋予绿水青山守护“智慧”

在吕兆平的积极推动下,星村大队的管护措施不断创新升级。过去,巡山全靠人力,效率低下。如今,吕兆平引入无人机和红外相机,构建起“空地一体”监测网络。无人机多次在偏远山谷发现非法开垦茶山的痕迹,执法队员迅速行动,及时制止破坏行为。“科技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广阔,看得更远。”吕兆平感慨道。

“巡护时长2小时51分钟,巡护里程6.1公里……”管护员林永斌手中的巡检助手,全程精准记录他在程墩山场的巡护轨迹,还能协助他处理巡护中发现的问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传统森林巡护依赖人工分散作业,缺乏科学规划,随意性大,对护林人员的监管也较为困难,护林效果不佳。”吕兆平表示,推进森林资源管护智慧化转型,是林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需求。

为此,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全面摸清自然资源本底的基础上,构建起天空地人一体化管护体系,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为国家公园生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天上有卫星遥感监测,空中有无人机巡查,山上有视频监控覆盖,地上有护林人员巡检,监督有公众积极参与。”吕兆平介绍说,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对林区森林资源全方位动态监测。

凝心聚力 共筑“国家公园人”理念

环境关乎民生,青山象征美好,绿水寓意幸福。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公园便无从谈起,人民的幸福也失去了依托。

“我们都是国家公园人!”如今,这句话已成为星村辖区居民的自豪宣言。吕兆平深知,生态保护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他组织“生态课堂”,邀请专家为村民讲解濒危物种保护知识;发起“清洁山林”志愿活动,带动数百人参与垃圾清理。一位村民感慨道:“以前觉得国家公园是束缚,现在才明白它是我们的‘金饭碗’。”

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双赢,武夷山国家公园不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 + 社区发展”模式,落实就业引导与培训机制,鼓励村民参与特许经营、资源保护、旅游服务,公开择优招聘生态管护员、护林员,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有效破解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林农增收之间的矛盾,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像吕兆平这样一批生态保护者的不懈努力下,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累计发现雨神角蟾、武夷天麻等39个新物种,园内首次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欧亚水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黑麂等一批旗舰物种时隔多年再度现身。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8%,森林蓄积量967.65万立方米;野生脊椎动物种类达769种;野生高等植物种类达3404种;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九曲溪流域水质常年保持Ⅰ类,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三十余载岁月流转,武夷山的年轮里镌刻着吕兆平的动人故事。原始林深处,那棵被他从盗伐者电锯下救下的百年银杏,如今已枝繁叶茂;桐木关的悬崖边,他亲手补种的杜鹃,每年春天都绽放成一片火红;九曲溪的竹筏上,游客听着讲解员讲述“无火传说”,却不知故事主人公正在某条山道上默默前行……远处,武夷群峰静静矗立,仿佛与这位老护林人达成了一份永恒的守护契约。

有人问他为何能坚守半生,吕兆平望向远处的山峦,深情地说:“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我的老朋友。只要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一天比一天好,我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张凯璐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天格-中国高端实木地板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