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报刊网信 > 林草产业 >

江西株山生态林场如何变身森林康养基地?

发布时间:2023-01-06 08:36:22  来源:中国环境网

吃过早饭,江西丰城市国有株山生态林场场长雷涛和干部职工、专职护林员又进山了,这是他们日常工作中最为寻常的一幕。


在茫茫林海中,寒来暑往,日复一日,他们常年与大山为伴,与森林火灾和盗伐者博弈,默默守护着那里的绿水青山,见证着树木成林,动物成群。


“2013年丰城市圆满完成国有林场改制,重组后的丰城市国有株山生态林场定性为生态公益性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从此,丰城市国有株山生态林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雷涛介绍说。


丰城市国有株山生态林场前身为丰城国营株山林场,成立于1955年,建场初期是以营林为主的国有商品性林场,林场收入主要依靠上山砍木材,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及林木资源的日渐枯竭,这个拥有7.3万亩国有林场也逐步陷入了生存困境,被界定为国有贫困林场。


近年来,株山生态林场坚定不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持续推进森林生态建设,加快发展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培育并重,森林经营与产业发展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老一代退休后,新来的人便接过护林接力棒,常年在林区进行森林防火、防盗、病虫害防治、植树造林等工作,平均日巡山数十公里,经常饿了就吃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困了就在山里席地而睡,摔跤、受伤甚至被蛇咬也是家常便饭。他们既是林场的守护人,又是植树造林的一把好手。


“2021年,林场完成人工造林300亩,森林抚育300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300亩,封山育林1500亩,培育造林绿化苗木20万株。经过多年的森林经营,林场森林资源质量明显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96.3%,亩均蓄积量从1.5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5立方米,阔叶林比重大幅增加,负氧离子急剧提高。”雷涛介绍道。


株山生态林场积极拓展多元产业,增强林场活力,从20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建设百树园,栽植了枫、荷、槠、栎、栲、松、杉、柏等几十种乡土树种,近年来又补植了楠木、银杏、垂丝海棠、棱角山矾等珍贵树种。


株山生态林场通过实施“百场兴百业”建设项目,对原有100亩果园进行改造升级,根据适地适树原则,精心培育桃、李、桔、柚、梨、板栗、枇杷等品种,为社会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带动周边林农致富增收。


不仅如此,株山生态林场精心打造景区观花园,统筹森林抚育、补植补造、“四化”提升等林业项目,在株山森林公园景区内打造千亩油桐花,百亩映山红,50亩桃花的观花园,与木荷、丹桂、山茶构绘成了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生态新画卷。


因生态环境优良,株山生态林场在2014年12月被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森林公园;2018年被宜春市林业局批准设立宜春森林康养基地;2022年9月向宜春市文广新旅局提交创建国家3A级景区,并建设完毕待验收。


据悉,株山生态林场还深度发掘森林资源价值,探索碳汇产业,于2019年与北京和晟兴科技公司签订林业碳汇开发协议,积极开展林业固碳增汇试点建设。2022年将0.6万亩人工商品林注入中林江西林业投资开发集团,实施国家储备林,盘活森林资源,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QQ截图20221105174119.jpg


责任编辑:蔡晨霞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