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毛俊镇,有一个为林农、林企贴心服务的“前沿阵地”——毛俊林业工作站。作为林业大镇,毛俊镇有林地13.54万亩、森林覆盖率77.25%。近年来,毛俊林业工作站在全县推行“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窗口”建设,将林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高效与温暖书写着惠民兴林的新篇章。
“三个一”模式破解办事痛点
“过去,办个采伐证要跑三四趟县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现在林业站科技员现场勘查、手把手教我准备资料,简单一点的4天就能办好。”毛俊镇军田村村民肖树培对工作站“一站式”服务非常满意。
曾经,林农、林企办事常常面临“多头跑、效率低”困境。为破解这一痛点,毛俊林业工作站结合本地实际,推行“三个一”服务模式,让群众免受奔波之苦。
“一窗受理”让服务更集中。工作站将梳理出的5项林业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归并到“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业务集中受理”。无论是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临时使用林地审批,还是森林生产用火许可等事项,群众只需到这一个窗口即可提交申请。
“一次性告知”让办事更清晰。窗口工作人员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对群众咨询的业务和提交的申请,一次性讲清相关要求及所需材料。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会当场书面告知需补齐的全部内容,避免群众因信息不清“白跑路”。村民黄昌爱家住上溪村,家里买房急需用钱,想要砍伐木材出售,当天就在窗口工作人员详细指导下准备好所需材料。
“一站式全程代办”让审批更高效。群众在窗口提交申请后,后续材料初审等流程,均由窗口工作人员全程代办。结果出来后,窗口及时通知群众领取,对不便前往的群众还提供送证上门服务。2024年以来,已为林农办理林木采伐证164本、林地审批使用5宗。
通过“三个一”服务模式,工作站将15项高频事项纳入标准化办理,办事时限平均压缩60%,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6%,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林保姆”送来贴心关怀
在毛俊林业工作站,“一站式”服务的触角并不局限于站内服务窗口,还延伸到了山林间、农户家。该站创新推出“林保姆”服务,组建专业流动服务队,推行“三定三送”模式,让服务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上门”。
“定时政策解读”让林业政策家喻户晓。流动服务队会定期深入各村组,向林农讲解林木采伐、林权流转、生态公益林补偿等政策。对于林农关心的补偿标准、发放流程等问题,也一一解答。2024年,林业站为621位林农办理了公益林补偿,并通过惠农“一卡通”将23万元公益林资金发放到林农手中。大家都为这透明、及时的服务点赞。
“定向技术指导”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针对当地林业产业发展需求,流动服务队将技术送到山头、送进林农家中。无论是造林绿化技术要点、油茶种植抚育技巧,或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技术员都手把手教学。当林农有紧急问题求助时,技术员都会立刻赶到现场,分析问题原因,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让林农放宽心。
“定点审批受理”让办事更加便捷。设定“一站式”服务窗口,定点受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审批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现场指导群众准备材料;对材料齐全的,进行代办服务。此服务模式共惠及林农300余人次,既方便了行动不便的林农,又节省了林农往返时间。
长效管理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毛俊林业工作站“一站式”服务高效、持续运行,离不开其背后完善的管理体系与坚实的人才支撑。
管理创新筑牢根基。蓝山县创新构建的“三级联动、网格赋能、考核提效”管理模式为工作站提供了有力保障。“乡林长统筹协调—林业站网格包干—护林员定点巡查”三级责任体系解决了“站长忙、站员闲”的权责失衡问题,确保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量化考核标准化建设的推行,将林业治理细化为资源保护、防火处置等考评指标,形成了基层林业站标准化管理体系,倒逼工作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人才保障注入活力。针对基层林业站专业人才短缺、年龄断层的难题,蓝山县实行“编制下沉+定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将编制与人“双锁定”在基层林业站。这一举措为毛俊林业工作站注入了新鲜血液,让窗口服务和流动服务都有了专业力量支撑,确保能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
如今,走进毛俊林业工作站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映入眼帘的是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办事群众、耐心解答咨询的身影。工作站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升级“一站式”服务,让“小窗口”持续释放服务“大能量”,为毛俊镇林业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生活改善贡献更大力量,推动惠民兴林步伐迈得更加坚实、更加迅捷。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