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有一座小镇,地处三市四县交汇之处,交通便利,车水马龙,自古享有“边贸小镇”之美誉。这就是新桥镇。
新桥镇面积77.3平方公里,拥有8.1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67%。近年来,新桥镇林业工作站以林长制为引领,以生态保护为己任,扎根青山绿水间,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画卷,助力新桥镇连续两年斩获“湖南省林长制工作先进单位”殊荣,书写着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精彩答卷。
深耕责任落实 推动林长制走深走实
作为基层林业工作的前沿阵地,新桥镇林业站积极构建全域生态治理体系。以“一长四员一大队”为架构,协助镇党委、政府搭建责任网络。该站全力配合38名镇村林长统筹部署,组织12名生态护林员化身山林“哨兵”,站内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人员发挥专业优势为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联合组建30人森林消防大队严阵以待,广泛动员150余人的“民间林长”和绿化志愿者队伍,汇聚起全民护绿的磅礴力量。
为确保责任有效落地,该站建立“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讲评、一年一述职”的全周期管理机制。2024年,协助镇村林长开展巡林542人次,推动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指导护林员依托“定点巡护+131机制”,全年累计巡护4.78万公里、时长1.96万小时,巡护点打卡率100%,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同时,推动优秀村林长、护林员表彰工作,激发争当生态卫士的内生动力。
强化生态防护 守护绿色生态家底
新桥镇林业站始终坚持铁腕治理与智慧赋能并重,以“两防”工作为抓手,织就全方位生态防护网。通过微信、村村响广播高频次宣传,借助屋场恳谈会面对面宣讲,让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知识家喻户晓。在松材线虫病防治、竹蝗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林业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指导镇村科学施策,确保重大灾害“零发生”。联合林业执法队伍常态化巡查,对涉林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2024年实现森林变化图斑100%查处整改。
在优化服务方面,该站将放管服改革要求落实到林业工作中,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年为林农提供480余次便捷高效的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贴心服务。这些举措,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释放绿色潜力 共享生态发展红利
生态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新桥镇林业站坚持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让绿色家底变成百姓的“幸福存折”。
在国土绿化行动中,该站组织动员全镇力量实现共建共享。推进560亩绿化项目,让黄泥村旧貌换新颜;发动3600余人次种下5.4万棵树苗,让22公里主干道和水系披上绿装;鼓励“民间林长”发挥带头作用,群英社区团结组居民自筹59万元,将3000平方米荒地打造成集林业文化展示、休闲健身、生态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新桥村乡贤在该站的引导下合力打造“口袋公园”,移栽200余株红叶石楠,铺设生态步道1.5公里,昔日“脏乱差”的团结路变身“最美回家路”。这些群众自发参与的生态工程,提升了人居环境,更凝聚起全民护绿的共识。
在林下经济发展上,该站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做足“林”文章。大力推动5400亩油茶产业发展,推广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林禽”“林果”“林蜂”等复合经营模式,为农户增收近百万元;加速推进4.1万亩南竹林资源整合,推动竹木加工行业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助力“以竹代塑”产业链发展,将生态资源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
如今的新桥镇,森林覆盖率持续攀升,生态环境日新月异,绿色产业蓬勃兴起。3万多新桥儿女既是生态建设的参与者,更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从生态保护到产业振兴,从环境改善到民生幸福,新桥镇林业站用实际行动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站在新起点,新桥镇林业站将以林长制为引领,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