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报刊网信 > 林草产业 >

四川雅安创新森林经营 激活“立体财富”

发布时间:2025-08-25 10:22:33  来源:林草价值网链

初秋,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115.6万亩山林依然绿意盎然。通过科学经营,这片森林正实现从“扁平绿量”到“立体财富”的蜕变——林下药材茁壮生长,混交林层次分明,集体林经营提质增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雨城区国有林场洛皇寺作业区,笔直的柳杉林疏密有致。雨城区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国有林场每四五年开展一次透光伐,技术成熟,但其他集体林因分散经营,近七成沦为透光性差的‘黑森林’。”

为破解这一难题,雨城区创新构建“国有林场+集体林”合作模式,组建专项工作组,在集体林地实施“五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指导、监管、验收和搭建销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雨城区抚育后的林分每公顷平均蓄积达到307立方米,较上一年度增加47立方米,较未实施抚育间伐的林地增加24.5立方米;平均胸径年增长量为1.86厘米,较未实施抚育间伐的林地增加1.1厘米。林分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为下一步培育高价值大径级木材奠定基础。

如何最大限度提升林地综合效益?雨城区把答案写在了林下。

在晏场镇陈大坪林场,1.65万亩柳杉林下,黄精、白芨、雅连等中药材长势正旺。“得益于科学抚育,这片森林的郁闭度保持在0.5—0.6,光照适中,为喜阴药材提供了理想生长环境。”林场林下药材园区负责人介绍。上层柳杉遮阴,下层中药材耐阴,既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雨城区已发展林下蔬菜5000亩、油茶4500万亩、中药材9000万亩、笋用竹1.2万亩,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让林药、林蔬和林笋“以短养长”,雨城区将森林经营与国家储备林、“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深度融合,发展苗圃基地和林产品加工,探索碳汇项目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收益结构。

“过去守着林子单打独斗,现在参与抚育、务工,年收入超万元。”望鱼镇四方村村民姜新礼的话,道出林农经营理念的转变。通过“国有带集体”模式,林农从“造林人”变为“营林人”,全过程参与森林抚育日薪近200元,间伐木材售价每立方米220—380元,试点补助加差异化奖励每亩340—450元,再加上入股分红,林农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为扭转林农“重栽轻管”的传统观念,雨城区林业局多次组织林农参观示范林、举办专题培训,进一步激发林农积极性。“通过‘国有带集体’联动、多元复合经营、林农能力提升与利益共享三项机制,有效解决了集体林分散经营、低效利用的问题。”雨城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雨城区将继续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推广林下经济,让更多林农共享“绿色财富”。

fff0a45347812b63756d321df650a16e.jpg

 

作者:张学敏 鲁妮娜责任编辑:胡萌萌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天格-中国高端实木地板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