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省竹溪县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主线,以“绿”筑基、以“干”砺锋,将能力作风淬炼深植于林下经济发展实践,锻作风、强担当、闯新路,全力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高效转化,成功蹚出一条具有竹溪特色的“绿富同兴”山区发展新路径。
立标夯基强绿,筑牢发展硬支撑。政策赋能激活“沉睡资源”,出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奖补实施方案》,精准扶持“茶、药、漆、竹、特、养”六大产业,以真金白银撬动林地潜力。创新推出《林票管理办法》《林业碳票管理办法》,为生态价值转化构建制度基石。规划引领明晰“绿富”路径,制定《秦巴山区森林康养旅居地建设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锚定“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目标,擘画“秦巴药谷”“华中药库”“中国漆都”等特色蓝图,为林下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对标一流优化“森”态服务,以深圳效率为标杆,推行“一站式”林业审批,森林旅游项目落地周期缩短60%,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2025年,成功吸引企业签约落地,协议投资超2亿元,构建现代化中医药全产业链。
砺兵担当守绿,锻造一线攻坚队。场村联动盘活资源潜力,国有林场扛起主责,创新“一场一特”发展模式。八卦山林场打造“树上石斛、树下药材、林间养蜂”立体示范基地,带动百户林农户均增收2万元;双竹林场建设楠木基地、林下经济产业园,发展反季节菌菇、天麻等产业,户均年增收达6万元。通过党建引领锻造攻坚铁军,构建“8178林下经济指挥体系”(8个党总支、17个村党支部、8个项目专班),实现统一调度、精准发力。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产业链上组建战斗堡垒,推动岱王沟林场引进企业投资1500万元发展林菌林药,带动256人脱贫增收。主动出击拓宽“绿能”版图,干部争当“招商先锋”,全年高频次邀请数十家企业考察对接,促成生漆联盟、艾草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主动对接生漆国家创新联盟,就产业合作开展深入洽谈,推动生漆产业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科技兴业拓绿,激活富民新动能。科技赋能“林间药库”,擦亮“中国药膳之乡”品牌,推广林下天麻、黄精等道地药材种植8.3万亩。建成GMP认证加工车间,推动药材从“林间种植”到“终端药片”全链转化。立体开发释放“森林四库”,立足森林“粮库、药库、菌库、禽库”,2024年带动3.6万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丰溪镇创新“林下药材+中层养蜂+上层朴树”立体模式,激活15万亩林地综合效益,实现生态与富民双赢。集群发展锻造产业引擎,培育国家级“两山”基地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形成40万亩林下中药材产业集群。
破壁聚链活绿,构建融合强生态。“三变”改革激活惠民动能,创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在汇湾镇土地梁村等78个村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林农”机制。3.2万农民变身“生态股东”,人均年增收4500元,共享绿色发展红利。融合业态引爆“绿能”价值,打造“药旅+”“茶旅+”“文旅+”三条融合产业带。南部“森旅+医养”链串联桃源、丰溪,建设万亩楠木基地与道地药材中心;中部“漆谷+茶乡”链整合生漆野茶资源,培育高端定制品牌;北部“康养+旅居”链构建“两山一峡”森林康养网,擦亮“森氧竹溪”金名片。思维破壁解码“两山”转化,举办“发挥‘森’态优势”研讨会,对标“建设大山里的深圳”,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十巫高速贯通在即,竹溪正从“深山秘境”向“秦巴绿能引擎”跨越,2.8万公顷森林资源催生覆盖三产的绿色产业体系,GDP增速持续攀升,为同类地区贡献可复制的“竹溪范式”。目前,全县林下经济总面积达71.6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25.17%,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44.89亿元,同比增长23%。
下一步,竹溪县将继续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淬炼绿色发展尖兵,以实干精神深耕生态资源,以创新举措推动“两山”转化,以“来竹溪,我氧您”更澎湃的绿能为引擎,驱动山区县在共同富裕的征途上阔步前行,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四川美姑:驻村帮扶,育产业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