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报刊网信 > 林草产业 >

安徽滁州发展国储林实现兴林富民

发布时间:2024-01-29 10:18:12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驱车行驶在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国有林场长冲营林区,但见路边一片片长势挺拔的薄壳山核桃与球形石楠错落有致。


“这是在国有林场实施的国储林建设项目。3—5年后石楠等绿化苗木出售后,薄壳山核桃也长大了,可作为国家储备林来培育。”滁州市国有林发展中心主任汪海洋说。将果材两用的薄壳山核桃作为国储林培育对象,在前期与绿化苗木间种,是滁州市在国储林建设中采取的模式之一。


滁州市位于安徽东部,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大包干”精神的发源地。在国储林建设中,滁州凭借着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出不少有益经验和做法。


周密规划奠定发展基础


滁州市有150万亩森林,同时也拥有安徽最大的国有林场群。


“2016年国有林场改革后,全市林场职工基本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林场轻装上阵,得到长足发展,但林木质量不高、结构不优、产业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汪海洋介绍。实施国储林建设项目,由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为林场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滁州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发改委、人社、财政等1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储林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出台《滁州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规划建设国储林100万亩,分三期实施,分别是:对市属5个国有林场采取培育、抚育间伐等方式;采取流转、赎买、合作等方式,取得市属国有林场周边的集体丘陵地的土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新建和改培;各县国有林场开展抚育补植。


项目建设中,滁州市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经营、长短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市场理念,科学设计造林模型,选择造林树种、集约高效经营等生产管理方式,为国储林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机制提升发展动力


“全市采用市场化手段,集约化定向培育,规范化公司运营,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统筹谋划国储林建设。”市林业局局长李继宏在总结全市国储林建设的创新举措时说。


滁州在市属国有林场创新探索“事企分开、一场两制、一人双岗、盘活资产、市场运作”的经营机制。滁州市成立林投公司,组建政府性资产、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林业发展投融资平台,负责国家储备林等涉林项目融资、建设、管理和运营;5个市属国有林场成立营林公司,作为林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国家储备林等各类涉林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运营。鼓励林投公司或营林公司购买林场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林场取得的服务和劳务收入按规定上缴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营造林模式上,按照空间上“高中低”,时间上“长中短”,设计好造林经营模型。对现有不同林分分别采取不同模式,包括“良种壮苗上山、适地适树造林、适时适度抚育、终生管护成林”的集约人工造林模式,砍掉干扰树、调整疏密度、留下目标树、抚育加管护的“目标树法”现有林改培模式,“砍小留大、砍密留疏、砍劣留优、割灌修枝、松土施肥、空地补植”的综合抚育经营模式和“林下搞套种、一亩当两亩用”的立体经营模式,有效提升了国储林质量和林地综合效益。


国储林树种选择也下了一番功夫。既要适合本地生长、寿命长,又要有文化、有故事的乔木树种,集花、果、叶、皮、观赏、木材等多重价值于一身,最终甄选出麻栎、薄壳山核桃2个国家储备林目标树种和杜仲、元宝枫、山桐子、榉树、樱花、桂花等18个伴生树种。


国储林建设两年多来,滁州已获银行授信24.54亿元,高标准建设国储林20.5万亩,完成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施建设2600亩,建成森林防火24小时自动监控报警系统。林场木材生产收入比项目实施前的2020年净增加2000多万元,职工收入大幅增长。


同时,还成功招引甘肃农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亚盛集团亚美特节水公司,合资在滁州成立节水公司;招引燕园农业科技公司注资1000万元,成立燕园(滁州)农业科技公司,建精品苗木基地300亩;与滁能热电公司合资成立生物质能源公司,充分利用林业“三剩余物”等。


科技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红琊山国有林场,满眼所见皆是麻栎树,既有作为国储林培育的成片高大麻栎树,也有麻栎种子园、良种繁育圃、母树林、子代测试林,还有麻栎能源林短轮伐期示范林。


“刚开始我们把麻栎作为炭用林来发展,栽植密度大,一亩地440株。”林场副场长张春祥介绍,“经过几轮间伐,留下长势好的作为储备林来培育,一亩保留25—30株。同时,采取自然选择和子代林建设等措施,选育出麻栎良种繁殖推广。”


麻栎是当地乡土树种,也是国家级珍贵树种之一,集材用、炭用、果用于一身,在当地已有千年的栽植历史。长期以来,红琊山国有林场与中国林科院、南林大、北林大、省林科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在麻栎良种选育、种质资源库建设、炭材两用林培育、多用途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攻关,为国储林建设提供优质种源和科技支撑。


如今,全场已建成麻栎国储林4000亩、炭用林2000亩、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347亩,是全国麻栎、栓皮栎唯一良种基地。选育出麻栎良种11个,全部通过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认定,其中既有适宜不同地类栽植的品种,也有不同用途的品种。发现新品种1株,已被授权为植物新品种权——红琊栎。麻栎良种基地300亩,年产良种1.5万公斤。良种繁育圃60亩,每年可提供良种苗木120万株。充足的良种壮苗为国储林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兴旺富民增收


“包括门票、住宿餐饮等,一年旅游收入可达500万元。”皇甫山国有林场旅游负责人秦龙说。


地处南谯区的皇甫山国有林场,保存有江淮地区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林森林景观带,素有“华东西双版纳”之称。该场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及红色文化历史,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科普研学和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每年不仅吸引省内外大量游客,同时还带动周边农户就业5000余人次。


南谯区拥有全国最大的麻栎人工林基地,面积35万多亩。除培育国储林外,其枝干用来烧炭、枝丫培养食用菌、树叶养蚕、果实做食品,年产麻栎炭用材50万吨、木炭11.5万吨、木醋液5万吨,加上林下经济,年产值达25.8亿元。


在市属藕塘国有林场,一片长势良好的薄壳山核桃、麻栎树下间种中药材白术。据林场负责人介绍,林场免费提供林地给农户种植白术,农户负责抚育管理,一亩白术除去各类成本外,可获得收入约1万元。场户合作,实现双赢。


实施国储林项目建设以来,滁州市趁势发展二、三产业,既保障国储林建设,又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将着力构建‘161’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李继宏描绘林业产业发展新蓝图时说,“具体内容包括,全市建成1个支撑林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200万亩国家储备林原材料要素保障基地,发展壮大麻栎‘一棵树’、核桃‘一粒果’、林下‘一朵菇’、苗木‘一枝花’、木材‘一张板’、林旅‘一道岭’等6个超百亿产业,到2035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000亿元。”


29-4.png

作者:龙琳 薛超 张旻责任编辑:许婧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