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竹溪县锚定“中国高香型有机绿茶之乡”目标,构建“双核三带”产业布局。在海拔800米以上区域建设10万亩有机茶核心区,在300—800米丘陵地带打造15万亩大宗茶产业带,沿346国道形成茶文旅融合示范带。目前,全县建成31.37万亩生态茶园,茶叶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近10万群众增收。
竹溪县对5.2万亩碎片化茶园实施经营权流转,发放茶园经营权证1.3万份,联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通过碳汇交易反哺茶农增收250万元。组建竹溪灵芽茶业集团,整合60家合作社、160家加工主体,构建“五统一”管理体系,即基地认证、鲜叶收购、加工标准、品牌运营、市场销售统一。
竹溪县建设5G智慧茶园系统,构建“茶—菌—肥”生态循环链。茶渣制成菌棒培育香菇,年产200万袋,产值1200万元,菌渣加工生物有机肥反哺茶园,年替代化肥1200吨,茶枝粉碎生产生物质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90%。
变“一季茶”为“三季采摘、四季制茶”。竹溪引进企业建设茶叶超级工厂,开发茶多酚、茶氨酸等提取物产品;与企业合作开发区块链溯源平台,实现“一物一码”全流程追溯。建成鄂西北首个茶产业直播基地,孵化“茶乡竹溪”等20个本土IP,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3亿元。打造“百里茶廊”景观带,复建唐代贡茶院,开发“唐茶十二道”非遗体验项目,获评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同时,出台《茶产业链信贷投放暂行办法》,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对智慧茶园、有机认证等给予30%—50%奖补,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惠及主体320家。建立“院士工作站+乡土专家”培育体系,与中国农科院共建秦巴山茶产业研究院,转化科技成果23项,实施“万名茶农培训工程”,培养高级评茶员136人、制茶工匠284人,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