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走进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永康镇黄圩村,薄壳山核桃林、梅花树长势喜人。村民代传友正忙着除草,“我入股香梅山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分红加务工挣了2万多元。以前守着林子愁饭吃,现在林子成了‘绿色银行’。”
黄圩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黄文辉介绍,村里依托香梅山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累计流转集体林地3000亩,农户以林地入股,享有49%的收益分成,还参与苗木种植、林下管护等工作获得劳务报酬。目前,合作社吸引周边农户入股经营70余户,带动就业200余户,存圃苗木10万余株,总价值3000万元,林下套种中药材实现立体增收,形成“林业+中草药+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30公里外的能仁乡凉亭村,则是另一番景象。800亩山场上,薄壳山核桃与白茶高低错落,嫩绿茶芽在树荫下舒展。“这叫‘以林养茶’,树木遮阴保湿,提升白茶品质。”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姜林军说,通过“村集体管理+农户入股”模式,村民以林地入股统一经营,目前已种植白茶200余亩。
“集体林改不是简单分山到户,而是让生态资源循环增值,让百姓共享‘绿色红利’。”定远县林业发展中心主任吴三东介绍,定远县正以示范村建设为引领,通过典型带动、经验共享,推广黄圩村、凉亭村先进经验,加速深化集体林改进程,让分散林地聚沙成塔,打通资源变资产的路径,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态势。
在典型村的带动下,三和集镇练铺村已学有成效,引入浙江安吉社会资本成立滁州乌云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流转林地2000亩,现已完成流转林地约500亩,采用林茶间作模式发展薄壳山核桃与白茶种植,同步规划建设林茶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延伸产业链条。项目全部投产后,可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
目前,定远县集体林改示范面积约4500亩,2023年以来新增林地流转面积逾4000亩,带动上千农户就业增收。
下一篇:江西科学家破译花榈木“遗传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