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技术 > 新兴产业 >

中国毛白杨新品种的摇篮

——山东省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科技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1-02-03 13:52:0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有用21.jpg


  大寒刚过,记者走进鲁冀交界处的山东省冠县毛白杨林场。在林区徜徉,惊艳于白杨的挺拔和树干上大大的“眼睛”。冠县位于黄河故道上。如果把黄河故道比作一条龙,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正好骑在龙背上。


  冠县毛白杨林场1963年建场,南北长15公里,总面积1万多亩,几乎清一色都是毛白杨。林场人在这里书写了战风斗沙的历史,建立了中国毛白杨基因库。


  昔日沙丘连绵 今日林茂果丰


  建场前,这里茅草丛生、沙丘连绵。冬春季节风沙滚滚,群众饱受风沙之苦。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林场干部职工全员参战,进行了一场绿色革命。


  1976年开始,平整沙丘200多个,大面积营造以毛白杨为主的防护林。到2019年底,营造防风固沙林4000多亩,发展梨树、甜樱桃等经济林2150亩,繁育无絮毛白杨苗木3000亩,林木蓄积量达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7.9%。林场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大风一刮不见家,庄稼年年被沙压”的生态脆弱状况。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成为国家首批“全国林木良种基地”。


  在林场的示范带动下,冠县林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昔日的黄河故道成了葱葱林海。冠县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和全国林业先进县称号。


  校地融合发展 凸显白杨特色


  20世纪80年代初期,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林科院建立协作关系。


  198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朱之悌带领课题组走进冠县苗圃,建立毛白杨基因库,开展毛白杨良种选育国家科技攻关。30年来,朱之悌院士、张志毅教授、康向阳教授等一大批研究人员依托冠县毛白杨林场基因库等科研基地,开展毛白杨良种选育研究,在毛白杨优良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利用、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技术、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选育等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了同一树种研究连续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佳绩。他们先后选育出“三倍体毛白杨系列”“毅杨系列”和“北林系列”等30余个杂交及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有力地支撑了国家林业产业发展、城乡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


  2010年,林场又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北方平原林木良种创新与示范实践基地”,建设1300平方米科研楼,设立了土壤分析实验室、林木育种实验室、显微观察室以及林木良种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线等育种科研设施,每年可完成30万株以上的毛白杨良种繁育。在北京林业大学专家指导下,林场近年累计建设杨树种质资源库875亩,汇集毛白杨种质资源2430份、小叶杨种质资源426份,刺槐、榆树、柳树种质资源300余份,共计保存种质资源3156份,成为我国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份数最多的地方。同时,建有各类杨树无性系对比测定林、栽培密度实验林、节水灌溉实验林15处,林龄在5-30年之间。目前,该种质资源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毛白杨种质资源库,是毛白杨等树种育种研究的珍贵资源,被誉为“毛白杨新品种的摇篮”。


  发展特色林果 助力脱贫攻坚


  冠县充分利用林场技术、品种等有利条件,发展以毛白杨为主的绿化苗木产业和以大棚油桃、大樱桃为主的水果产业。每年培训农民技术员3000余人次,带动群众育苗6000多亩,繁育毛白杨育苗量达500多万株、其他苗木300多万株。幅射带动出以贾镇为代表的“苗木百强乡镇”,以东古城镇为代表的“大棚水果乡镇”。冠县经济林总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可达50万吨,年创产值8亿元,占全县农业收入的25%。


  林场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新模式,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景区。春赏花、夏观叶、秋尝果、冬品树成为林场一大特色,每年免费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冠县毛白杨林场场长申中文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林场将与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深入合作,从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等关键环节入手,切实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种苗保障。


作者:赵坤 林东全责任编辑:西冷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