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技术 > 科技新声 >

杭州:在“两山”之间架起科技服务桥梁

发布时间:2021-12-01 08:33:48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林农点单,专家接单,实现科技服务零距离。由技术“输血”到“造血”,使科技帮扶事半功倍。浙江省杭州市将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深深融入林业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了一座科技服务的桥梁,促进兴林富民,助力乡村振兴。


进村入户解民忧


为了帮助企业、群众、基层解决难题,杭州市林水局实施“135组团服务机制”和“百名先锋在行动”,采取“局领导+处室负责人+局属单位负责人+年轻干部”的组团方式,分组调研,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倾听企业和群众诉求。近3年来,85名干部驻村入户征集涉及林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各项问题100个,开展林业技术服务千余人次,健全长效协作机制15项,协调帮助解决问题30个。


林业产业科技服务网,引领产业发展和推广服务相互融合。“首席专家+指导员+责任林技员+乡土专家”体系网,架起“专家”和“林农”之间的桥梁。“互联网+”林技网,打通了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依托这3张服务网,杭州建立林业生产基地360个、合作社160个,培育中小微企业210个、龙头企业15个。评选全国省市乡土专家91人,聘用首席专家74名、林技指导员204名、责任林技员248名。开展线上远程智慧“云服务”,远程指导上万人次。


食用林产品关乎舌尖上的安全。杭州坚持对鲜笋、山核桃、香榧等食用林产品进行抽检,并建立了市、区(县)、产区三级监管责任体系,累计投入经费200多万元,连续5年抽检样品合格率达98%以上。持续开展林木种苗打假行动和林木种苗质量检查,自查与抽查近475批次,检查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苗圃、园艺场200多个,合格率均为100%。食用林产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被筑牢。


上山下乡送科技


让科技下乡,服务上山。依托科技服务小分队,全市成立山核桃、竹子、种苗、病虫害防治等研究推广团队,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200余期,受训人数达1.5万人次。同时,“上山入林”为基层林农送技术、送物资、送人才,将林业科研成果和科技全面向基层输送和辐射。选派科技骨干6人作为科技特派员和驻村第一书记,技术指导驻点乡镇、村的林业产业发展。


杭州把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以现代林业示范园区,专业示范村、示范户为载体,制定“套餐化”和“菜单式”的技术方案。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引导林农学习典型经营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新品种、新模式。主要推广了雷竹林覆盖栽培、高节竹覆土栽培、珍贵树种高效栽培、山核桃退化林地修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林下中药材仿生栽培等技术,建成示范基地26个。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3家、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2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3个、市级以上林木种苗保障性苗圃9家,年保障供应良种壮苗500万株以上……杭州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广、布局相对合理、树种较为全面的保障性苗圃体系。花卉苗木面积稳定在38万亩左右,产值345亿元,充分带动了杭州“美丽经济”建设。


精准帮扶见实效


结合村居特色产业,发掘、培育林业产业,开展“输血式”帮扶。3年来,杭州先后与经济薄弱的村居广泛开展“共建林”,直接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目前建成了淳安泥驼铃村“党建香榧林”、桐庐大寺村“珍贵彩色示范林”、临安罗山村“结对香榧林”、建德寿昌林场“楠木共建林”、临安河桥“油茶示范林”等8个示范点,可惠及林农10万余户。


推进“一亩山万元钱”行动,开展“项目式”帮扶。目前,全市累计推进“一亩山万元钱”62.95万亩,产值达60.27亿元,建立了油茶林白茶复合经营、薄壳山核桃林铁皮石斛复合经营、雷竹轮休覆盖高效栽培等典型富民示范33个,有效打通了“两山”转化通道。


逐步构建科研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林业科技创新机制,实现“造血式”帮扶。推广山核桃、薄壳山核桃、香榧、油茶等良种28个,培育花木小镇、花木村10个,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自主研发5种山核桃肥料,每年每亩减少化肥投入25%-30%,累计推广高效栽培技术面积20万亩以上;参与经济林病虫害研究,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比实施前降低80%,年平均亩产量增收10%以上;推广雷竹覆盖、高节竹覆土和缓释肥技术2万多亩,竹笋产量每亩提高了50公斤,价格每公斤提高了16元。


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杭州林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123.jpg

作者:赵向往 徐志刚责任编辑:齐琪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