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林草局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加快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连续4个调查期“双缩减”。
荒漠不可怕,人类诞生之前,荒漠就已经存在。而由于历史上过度放牧、开垦等人类活动,曾经水草丰美的地区也一度走向荒漠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治可治之沙、治需治之沙,科学精准治沙,如何实现绿进沙退、绿富同兴?
去年11月底,随着最后285公里防护林带缺口被胡杨、梭梭、红柳、玫瑰花苗补齐,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防护林带顺利合龙,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被围上“绿围脖”。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去年最后实现锁边合龙的区域之一。民丰县林草局副局长贾磊说,这段时间,民丰县的村民们依然在防沙治沙的战线上忙碌,将这条“绿围脖”“织密织宽”。
贾磊:我们就地取材,采用芦苇草按照“1.5m×1.5m”的模式铺设草方格,在草方格里面种植西梅、红枣、桃树、杏树等经济林种,采用“工程治沙+生物治沙”叠加治理模式,既延长了草方格的寿命,又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在草方格间种上适合沙区种植的经济树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今年,新疆在“锁边”合龙的基础上,已完成“扩边”440多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近六成。而在宁夏中卫市,另一片沙漠的固沙锁边工程正在推进。
工程现场,刷状网绳式沙障正通过机械设备快速生产出来,工人只需按一米见方的尺寸展开,并固定好连接处即可。宁夏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副场长白少安介绍,当地正在加紧施工,确保6月底前实现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锁边合龙。
白少安:人工扎设的两到三年就风化了,但这种新型刷状网绳式草方格固沙效果能达到六年以上,较传统草方格相比,效率能提升60%以上,成本能降低10%以上。
同时,宁夏境内毛乌素流动沙地全面固定,也写在当地的防沙治沙日程表上。两天前(15 日),博鳌亚洲论坛国内首个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项目在宁夏启动。宁夏国际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主任冯占文介绍,项目计划通过营造多功能乔木林、工程固沙与乔灌草结合治理等措施,构建毛乌素沙地多功能生态屏障。
冯占文:项目采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林草增值”的综合治理模式,设计了草方格、树枝沙障等6种固沙技术,并采用红梅杏、樟子松等经济、生态兼用树种,探索“治沙+产业+碳汇”的创新路径。通过经济林种植和沙产业开发,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不难看出,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如今的防沙治沙工作更加注重降本增效、绿富同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不管是依法治沙、科学治沙,还是工程治沙、产业兴沙,都在全面发力。国家林草局表示,我国将科学有序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光伏基地建设,推动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在内蒙古包头市,全国首个荒漠草原“草光互补”试点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草”,将新能源开发与防沙治沙有机融合,探索荒漠草原区域生态修复新模式。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种生态类型;对于中度退化的荒漠草原,及时加以人工干预,方可防患于未然。项目经理王宏刚介绍,通过构建“生态修复+光伏建设+现代化养牧”融合发展的新体系,项目投运后,不仅可以实现年发电量约8500万度,显著提升“碳减排”效益;还能实施系列退化荒漠草原修复作业,从大自然手中“挽回”那抹绿意。
王宏刚:现在的总体进度大概完成了55%,预计9月30日完成并网发电。“草光互补”的光伏项目,最主要就是光伏的下沿要高于标高1.5米,会在光伏板下,按照要求播撒草种,光伏板在表面脏污的时候需要进行清水冲洗,这样就既做到光伏发电,也利于光伏板下畜牧草的生长维护。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防沙治沙理念更加科学,科学治沙水平不断提升。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长王亚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加快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
王亚明: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工程区累计保留造林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的5.05%增至目前的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4.5亿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两年来,已完成各类建设任务超过1亿亩,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我国也正在向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模式”。国家林草局介绍,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公约》秘书处共建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支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同韩国、蒙古国、俄罗斯建立东北亚防治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网络。王亚明表示,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摸清全国需治理沙化土地底数,以科学精准治沙,助力绿进沙退、绿富同兴。
王亚明:我们将实施“三北”工程“两化”奖补政策,在“三北”工程六期范围内,以防沙治沙为目标,实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项目,促进生态保护提质、产业发展增效、农牧民就业增收。进一步摸清全国需治理沙化土地底数,坚持以水定绿、科学治理,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坚持因害设防、分区施治,科学合理划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生态治理区和适度利用区,努力做到治可治之沙、治需治之沙,做到科学精准治沙。
下一篇:持续推进荒漠化治理!